凤凰县腊尔山镇人民政府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其他部门:

凤凰县腊尔山镇人民政府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日期:2023-12-19 13:28 来源: 字体大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疫情过后经济复苏、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一年以来,腊尔山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州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文旅强县、工业兴县、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乡村振兴为突破、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突出民族特色,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聚焦基层党组织“根、干、枝、叶”建设,确保党建之树“枝繁叶茂”。一是以主责为“根”,夯实政治根基压实党建、安全生产等六大重要领域“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确保党建工作与其他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强化党的思想建设,通过抓好周五学习活动、抓实 “第一议题” 制度、抓严“三会一课”、抓好主题党日学习,纵深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持续提高全镇党员干部以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能力,2023年以来镇机关组织干部集中学习15次,15个村(社区)组织学习225次,培训人数达到353人,发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书籍158二是以组织为“干”,筑牢基层堡垒。建立“党建+N工作机制,把党的组织建设到村、到组、到产业链、到田间地头,将党的治理触角延伸到“最后一公里”。深入推进党的理论领导班子专题讲、带头学,两委班子集中看、示范干,绩效考核民主评,同时做好比学赶超文章,强化奋勇争先意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2023年全镇基层党组织达到18个,产业党小组22个转正党员12人,吸纳入党积极分子12人,平均年龄28岁。三是以服务为“枝”,践行宗旨理念。依托党员干部志愿服务队伍,扎实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走万家、访民情、解民忧”活动,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店小二式”代帮办服务。扎实有序推进“三长制”工作,搭建“片—组—邻”网格架构,织密基层服务网络,社会治理体系持续完善。2023年搭建“三长制”微服务网格589个,为企业和群众解决烦心事,忧心事150件,提供微服务1200多次。四是以清廉为“叶”,永葆生机活力。筑牢防腐堤坝,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及时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堵塞风险漏洞,紧盯重大决策、重要人事、重大项目和大额资金使用,规范领导班子决策行为,严防重大失误,2023年执行“三重一大”决策事项20项,排查廉政风险点60个,制定管控措施85条。做实党内监督,扎实开展正风肃纪和“三务”公开常态化督查抓好专项整治,开展“清风”行动,增强镇村干部“三不腐”的行动自觉。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打造“政策清楚、资金清晰、项目清白、干部清正、民风清朗”的清廉乡镇。

(二)强化意识形态建设,做到守土有责。一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班子、干部目标管理,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查摆重大风险隐患。同时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广泛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唱响时代主旋律。二是强化保密管理,按照“上网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上网”的原则,做好涉密文件、涉密会议、对外宣传报道、政务公开的保密工作,落实新闻“三审制”,同时加强微信群、计算机的信息保密工作,组织全体干部签订保密责任书,压实意识形态和保密责任。三是强化宣传发动,广泛开展意识形态和保密宣传学习和教育,持续强化广大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不断推动保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三)夯实发展根基,推动乡村振兴。着力做好农田管理、产业发展、监测帮扶三篇文章,不断夯实乡村发展根基。一是以田长制促田常治,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大力推行“田长制”,将全镇基本农田和耕地划分为75网格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镇级田长包片、村级田长包网格的责任分工体系。明确镇村两级田长工作职责、落实一日一巡常态化管理。落实日提醒、周通报工作督查机制,确保工作落实。严格建房审批,严禁在红线区建房,严防农田非粮化耕地非农化。同时强化宣传造势,营造良好工作氛围,2023年以来全镇开展田长制巡田时长6500余小时,驳回占用基本农田建设申请15条,劝阻整改农田非粮化耕地非农化40亩,开展集中宣传8次,悬挂横幅15条,播放视频、录音时长800余小时,完成31244亩耕地保护目标,2023年实现粮食产量1.02万吨,超额完成任务。二是以产业兴促农增收,托稳群众持续增收“基本盘”按照“扶龙头、建基地、创模式、带农户”的思路,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年发展优质稻11000亩、大豆500亩、玉米1200亩、稻花鱼700亩、烟叶3400亩、吊瓜3700亩、苦荞6000亩、油菜3000亩、辣椒2000亩,利益联结700余户,惠及农户2700余人。立足长远布局农文旅融合发展,接续打造苏马河沿河两岸千亩的油菜示范基地、夯卡苗寨民俗+科茸村“云山花海”600亩杜鹃花、菊花茶、茶叶观景露营基地。成功举办了迎重阳、庆丰收文化艺术活动,提高神秘苗乡-红庙故里—腊尔山台地文化影响力,推动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以强监测促守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全镇494921079人开展了全覆盖排查,重点关注六类人群,聚焦其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整户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户、其他风险隐患等,建立“一户一画像”,精准识别认定监测对象,扎实评估监测对象风险消除情况,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截至10月底,已动态纳入监测1675人,消除风险1044人,识别认定整户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户1221人,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72332人,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

(四)筑牢安全屏障,护航经济发展,聚焦打造安全生产全民参与、应急处突高效联动、社会风险防治结合三个体系,为腊尔山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打造安全生产全民参与体系,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压实各方责任。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五落实五到位”要求,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畅通举报渠道,严格奖惩兑现、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强化宣传造势,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形成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职工积极参与、行业严格自律、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二是打造应急处突联动体系,锤炼应急处突本领配强应急处突力量。以机关党员干部、民兵为骨干打造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的应急处突队伍,2023年镇村两级共配备专兼职应急处突人员156人,平均年龄36岁。完善应急物资储备,2023年来通过向上争取和本级拨款等储备对讲机、鼓风机、救生圈、灭火器等应急物资,应急物资实行专房储存、专人管理、定期维护,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好、能应急。坚持以练为战锤炼应急处突本领,根据不同场景制定精细化预案,确保演“真”练“实”。2023年全镇组织消防、防汛、森林防火、反恐防暴演练6场,其中75日湘黔边界森林防火联防联控联合演练赢得州、县领导和人民群众一致肯定。三是打造风险防控防治结合体系,确保社会风险稳定可控。强化普法宣传,以安全生产月、法治宣传月、宪法日等为契机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治、防溺水、信访、防灾减灾等主题宣传“七进”活动,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安全意识,2023年开展各类主题宣传85次,发放宣传资料1.5万份,群众安全意识显著提高。推动风险隐患清零,聚焦安全生产、婚恋家庭纠纷、信访维稳、矛盾纠纷,禁毒铲毒,精神病人等影响社会稳定因素开展风险隐患联合排查,分类造册、进一步落实重大风险隐患镇领导包片、支部书记包村、村组干部包户三级负责制,闭环管理到位。2023年发现各类风险隐患242个,完成整改228个,常态化管控14个,风险隐患管理到位。加强风险隐患整治,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化解,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开展消防隐患大整改等6类整治,全年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8起,查处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滥砍滥伐乱捕等违法行为152起,报废非法老旧车辆85台。

(五)坚持人民至上,筑牢民生保障腊尔山镇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在服务上优化、在基础设施上发力、在科教文卫上提升,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服务“大优化”民生保障更牢靠。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理念通过“外招内扶”和“311”服务,为群众解决持续增收就业难题。通过强化招商引资成功引进新泽西箱包公司,创造150个就业岗位,每年为群众增加300万元务工性收入;通过对内扶持,整合全镇资源,成立凤凰县煜昊农业公司,为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保驾护航,该公司与15个村、4家企业签订劳务合作协议,收购协议直接和间接带动200余人就业,2023年实现销售额80万元,解决了农产品“种的出卖不掉”难题;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1300余人,增加镇内务工收入120万元,有效带动脱贫户增收。通过落实乡村振兴“311”服务举措为251人牵线搭桥实现外出务工增收。二是基础项目“巧发力”设施功能更完善。通过向上争资,本级投入,2023年腊尔山辖区共实施13个民生项目,其中大梁河加堤坝固工程,将大大提高流域内农田防汛抗旱能力;产业道路维修及硬化项目、科茸茶园农产品转运出项目打通农田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骆驼山等5个村公共设施改造,有效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三是科教文卫“再用功”保障支撑更有力。强化校园及周边安全治理,开展食品安全、利护蕾、防溺水等系列整治,全年开展各类整治15场,整改消除隐患24个,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强化保学助学,通过雨露计划、希望工程助学、民间公益组织,全年资助学生2808人次,发放各类助学金115万余元,为贫困学子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开展低保提标扩围行动,全镇新增低保保障人数4796人,临时救助75220人,困难群体救助更有力度;举办文化活动,扩大神秘苗疆文化影响力,同时整合腊尔山台地苗族文化资源开展了迎重阳.庆丰收、四月八系列活动,文化振兴推进有力。

(六)创新基层治理,共建宜居家园坚持法治政府、镇域治理、人居环境“三力齐发”推进最美腊尔山“内外兼修”一是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深入普法深入开展“法律七进”和“每月一法”等系列普法活动,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开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活动,提高干部群众依法办事能力。广泛创建开展法治站所、法治村居等创建活动,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完善机制完善权力监督运行机制,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重大决策审核及听证制度、政商交往规定等8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强化建设:将一批学历高、能力强、精力富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执法队伍,配强执法力量,组织开展用法培训,执法考试,提高执法能力。截至目前全镇开展普法活动24场,培训600余人次,创建法治村级、法治站所15个,实行重大决策审核20项,决策合法性审查5实现全年复议案例。二是创新镇域治理,提高治理效能,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坚持一个中心统筹,实现“综治、信访、司法、网格化”一体化协同运作,一站式解决群众诉求;落实“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现相关站所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协同“作战”,推动基层问题及时就地解决;创新推出“综治中心+”模式(综治中心+党员先锋、综治中心+网格长、综治中心+调委会)实现社会治安联防联调联动,全年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到92.1%完善雪亮乡村监控覆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为群众装上看家护院千里眼。强化环境治理,擦亮乡村颜值。开展“最美农家”评比,用小礼品倡导文明卫生新风尚2023年评选最美农家377户,全面完成184改厕任务,有序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合理调度垃圾“拖转运”工作,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擦亮乡村颜值。

二、2024年工作计划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腊尔山镇将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保持目标不变、靶心不移,以实干笃定前行,坚持一年一小步,五年一大步,推进腊尔山五年发展规划落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实现以上目标,2024年我们将突出重点,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焦清廉建设,打造清廉乡镇新样板。深入推进清廉教育,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周五学习等平台,开展好党性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廉政文化教育,夯实廉洁正直的思想基础。督促班子自觉做到“六个带头”:带头落实“一岗双责”;头执行《廉政准则》以及党内监督制度;带头上廉政课;带头搞好廉洁自律,规范从政行为;带头追求高尚情趣;带头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述职述廉。做到职位和品位、干事和干净、

本事和本分相统一,树立好和维护好自身形象,推动形成同心同德干事业、合力合拍谋发展、群策群力促和谐新局面。推行阳光政务,以促进民主监督,保障党员干部、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重点,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七大阳光工程”为抓手,全面开展以加强“三务公开”、推进权力

公开透明运行、建设村务监督委员会等为主要内容的“阳光权力运行工程”,将权力运行、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晒于“阳光之下”及时排查廉政风险,及时完善防范措施,自觉接受上级监管群众监督,建立清廉有为政府。深化清廉共建以推进清廉机关、清廉站所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分片分区推动清廉单元建设,实现全域清廉共建,努力营造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守底线、谋发展、促振兴”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镇、村、驻村第一支书“三级”支书抓乡村振兴领主体责任,明确一把手抓党建,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健全考核机制,进一步细化对村(社区)的考核细则,将考核延伸到人、到事、到点,同时强化日常管理,发挥好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确保村(社区)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人在村、心在村、干在村。强化工作落实,坚持防返贫监测和帮扶目标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持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扎实开展脱贫人口“常监测”“准帮扶”及“回头看”工作,坚决杜绝“漏测失帮”,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持续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锚定州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加强统筹谋划,持续做好“外招内扶”文章,为市场主体参与村集体产业开辟新路径,扶持凤凰县煜昊农业、酸辣香等一批优质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新路径,鼓励村集体以集体土地、资金、资产等入股,引导农户以家庭承包土地入股,由企业托管经营,采取“保底+分红”模式实现规模化经营,推动资源变“资金”农民变“股东”。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做强稻、烟、菜、果(猕猴桃、瓜蒌)、养(黄牛、黑猪)五大传统产业,做大光伏、茶叶、蚕桑、金银花、板蓝根等特色产业,接续推进科茸、流滚千亩生态示范茶园和茶叶产业加工厂建设;接续推进流滚、忍务、板拉、苏马河沿线高标准农田建设;接续推进夯卡、追高鲁、科茸猕猴桃、黄桃品种改良及基地建设;接续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打造千亩金银花产业园,鼓励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养殖业。持续推进农文旅高效融合,以特色民宿为基础,以“轻户外生活体验村”为定位,持续拓展“民宿风景+亲子教育+文化乡建”及“采摘垂钓”“桑蚕体验”“峡谷康养”等“民宿+”旅游新业态。丰富“旅游+”产品,对银饰、苗歌、习俗等优秀文化元素进行发掘创新,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同时做好“农业+”模式、做活“工业+”文章、做优“旅游+”品牌,推进农文旅高效融合,释放农村发展潜力。接续打造苏马河沿河两岸千亩的油菜示范基地、夯卡苗寨民俗+科茸村“云山花海”600亩杜鹃花、菊花茶、茶叶观景露营基地,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勾勒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新画卷”。

(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打造民生保障新标杆。坚持美丽湘西持续发力,完善集镇街道、村(社区)等区域公共场所的配套设施建设,抓好四治三种一创,积极开展“大评小奖”“红黑榜”活动,接续推进“厕所革命”及“空心房”整治行动,深入推进垃圾转、垃圾分类,强化保洁员队伍管理,做好常态化卫生监管,擦亮农村新颜值,同时注重宣传,发挥模范带动作用,营造人人讲卫生、爱环境的良好工作氛围。坚持民族团结凝聚合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推进各民族融合大团结。大力挖掘整合辖区各民族优秀文化,通过大力创新文化产品,培养文化传承队伍,推进各民族文化有机融合。举办民族特色文化活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凝聚高质量发展向心力。紧扣少数民族群体民生需求,专题突破,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文化需求。聚焦民生福祉夯实根基,统筹实施各类社会保障,持续抓好民生兜底性工作,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谋划建设“一老一小”项目,构建城乡全覆盖的民生保障体系,加大政企结对帮扶和深化“放管服”改革,打赢优化营商环境持久仗。

(五)持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打造州域治理新名片。坚持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持续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五落实五到位”要求。定期开展道路交通、水上安全、烟花爆竹、森林防火、消防、食品药品、自建房安全集中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守住安全底线。接续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综治中心+”(综治中心+党员先锋、综治中心+网格长、综治中心+调委会)功能。优化“群众吹哨,党员报到”的快速反应机制,实现矛盾纠纷联调联处、社会治安联防联调联动,强化湘黔边界联防联控,消除基层治理盲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广智慧湘西、“一件事一次办”,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便捷度;聚焦小细节,优化微服务,打造投资新高地,同时争取引入优质企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持续保障粮食安全,全面加强“田长制”管理,深入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坚决遏制“非粮化”“非农化”等现象,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


凤凰县腊尔山镇人民政府

20231212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