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潮井镇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其他部门:

落潮井镇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日期:2022-01-21 09:30 来源:落潮井镇人民政府 字体大小:

2021年以来,落潮井镇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抓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党史学习教育目标任务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全镇各项工作有序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保障,圆满完成全年工作。

一、202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基层党建“稳”步引领

强化思想建设,组织政治力提质增档。一是抓好理论学习。镇党委坚持切实抓好日常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会核心要义,掌握思想方法,开展研究落实措施。及时召开全动员大会,以提高学习效果为目的,丰富学习形式,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提高党员干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坚持中心组学习不放松,集中学习不落后。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中心组共进行9次集中学习,全镇干部集中学习开展9次。平均参学率达到了98%以上切实提升全镇干部们的党性修养二是抓好党员实践。镇党委坚持以实践检验和深化理论学习,结合重要节日、重点工作等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人民的实践。2021年我镇结合实际,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疫情防控、助农秋收、情暖重阳等方面活动,深入各村各户开展了结对帮扶志愿服务,促进党员干部在实践中践行初心。围绕加强思想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强化管理建设,组织锻造力提高增效。一是抓实队伍建设。严格党员入口关,积极发展党员,优中选优,目前,我镇共有14个党支部2个党总支,29个党小组,注重从能人大户、返乡大学生、优秀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全面推行“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凸现“三实”,切实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截至目前,全镇共成立互助小组130个,覆盖650户、3400人。我镇将“互助五兴”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度融合,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二是抓实组织整顿,对各村党组织进行了摸排,通过巩固村“两委”班子建设、明确村“两委”职能关系、压实村“两委”成员责任、强化党员教育培训等措施,针对个别村党支部存在的村“两委”班子不团结、内耗严重、工作不能正常开展问题进行了整顿,实现“两委”班子领导力明显增强、村“两委”面貌焕然一新、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明显增强。

(二)疫情防控“稳”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筑牢疫情防控网一是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我镇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治理实践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州、县疫情防控要求结合落潮井镇实际,以常态化防控为重点,以村组为单位,全面开展外来务工及返乡人员登记。在疫情防控进入应急阶段,组织党员、青年志愿者193人开展疫情防控守卡、宣传等志愿活动,充分利用村村响、微信为民群、移动音响播放防疫措施,实现了疫情防控与日常生活生产两不误的局面。截止12月疫情重点时段各服务点劝退外来车辆共100余辆,劝中高风险地区务工人员不返乡人数20余人;劝阻村民不随意走动1000余人;全镇累计宣传疫情防控知识1000余小时,累计发放防控知识宣传画册2000余份,对村寨开展消杀100余次,对办公楼及公共区域开展消杀40余次。严格按照“六包一”进行责任到人,疫情工作常态化。一年来,实现了“零输入、零感染”,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加强组织保障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为了更好地为接种对象服务,我镇加强了日常工作管理,合理安排人员分工,明确各岗位责任。为村部需要接种的村民群众免费安排车辆,无论是一类疫苗还是二类疫苗,严格履行预防接种程序,做到接种前告知、检查、登记、签名、接种后留观等。同时,我镇树立了“服务社会、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理念,努力做到热心、细心、耐心的服务,竭尽全力做好门诊接种工作。据统计目前全镇12周岁以上接种人数达6927人,接种率达92.57%;3--11岁接种情况:共有1938人,1463人已经完成第一针接种(其中三人已经完成2针),切实保障疫苗接种工作有序推进,全力维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乡村振兴“稳”行实效

确保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致贫返贫。一是全面脱贫,抓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确保打赢脱贫歼灭战。通过驻村工作队、驻村干部逐户进行排查和分析,镇村两级逐户研究,对每一户未脱贫户采取低保提标、提供公益性岗位、引导就业、签定迷迭香直接帮扶协议等针对性措施,补足收入短板,确保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完成高质量脱贫。二是精准监测,确保所有脱贫户稳定脱贫。经过镇村逐户研究,精准施策,专项救助我镇2021年解除监测脱贫不稳定户19户75人,解除易致贫边缘户2798人,进行对现有监测户进行动态监测与精准帮扶工作。

巩固脱贫成效,落实“两不愁三保障”。依托政策,落实落细工作。住房安全保障方面,我镇通过农户自愿申请、村委会委员审核并公示,乡镇复核审批并公示的原则,层层把关,2021年危改1户(边缘户1人),进一步保障百姓的住房安全,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出成果。教育保障方面,我镇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层层宣传教育助学政策,截至目前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享受教育补助政策931人,雨露计划311人(春季158人、秋季153人)、大学新生30人;送教上9人,劝导上学2人,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零辍学

(四)社会服务“稳”促发展

民生为要,实质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一是高度落实养老保险,抓好惠民政策,落实到人,深入农户宣传养老保险政策,细致入微,将服务送下村、送入户,完成4900余人参与养老保险。二是落实“放管服”,全镇11个村全覆盖“互联网”+“一体化”政务服务,全面落实政务“一站式”服务,以大学生村官为负责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村民办事不出村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办件432件。三是落实就业培训,开展就业培训知识讲座,把就业援助送进群众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开展“送政策、促就业”工作

便民服务有力度。围绕党建引领民生工程重点工作,联合各单位,落潮井镇通过为民服务中心及时解决上学1人、留守儿童一对一帮扶全覆盖、住院补偿821人次、民政救助96户以及调解各类纠纷85件,调解成功80件,调处率100%,调解成功率99%以上,解决落潮井镇530多名残疾人办证、换证等问题,改变残疾人“不能跑”“乱跑”到“不用跑”的近距离服务,真正让残疾人享受到温暖和方便

志愿服务有温度。广泛发动全镇11个村组建志愿服务队,以主题实践、固定党日等形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其中,开展环境整治1场、健康义诊11场、法律政策科普2场,累计服务村民2600余人次,发放相关宣传资料800余份。

(五)产业工程“真”抓实干

大兴产业,促民增收。全镇形成以猕猴桃、烟叶、蚕桑、油茶为主种植产业新布局,共发展2000余亩油茶、1100亩烟叶、2500余亩猕猴桃等特色产业为民铺就乡村振兴路。6月21日,我镇第一批蚕茧收购现场会在政府大院内隆重举行,周边5个乡镇共计43户农户参加,其中7户蚕农当天售卖蚕茧收入超过1万元。近年来,落潮井镇通过政策引领,科技支撑,企业带动,坚持“主干带头、规模发展、品质高效”的发展思路,蚕桑产业快速发展,现蚕桑产业已达2000余亩,覆盖6个行政村,发展近90户蚕农,助力乡村振兴。我镇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在市场机遇面前夯实基础、乘势而上,不断加大宣传扶持政策力度,发挥村主干、能人大户带动作用,发动更多的农民发展产业,持续强化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夯实农民致富产业基础,以蚕桑产业为“媒”,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华丽“蝶变”。目前,落潮井镇唐家桥村花海项目持续跟进,正在提质升级。

(六)美丽乡村“真”改面貌

2021年我镇“美丽乡村”工作实现了提质进档,并步入我县美丽乡村工作前列。一是强化“最美”。完成唐家桥村最美乡村打造,并组织全镇行政村进行学习,使我镇美丽乡村工作全面创新上台阶、学有标准、创有模式。积极开展“最美农家”等创建评选活动,今年上报“最美农家”55户,助推了我镇美丽乡村工作提质进档。是强化实践。通过采取实现禁养区“零”养殖。三强化村民自治,是发动群众志愿者300人次,对辖区内龙塘河水库、牛堰水库等河流(水库)进行清淤、整治,共清理河道约2公里。四是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今年全镇农村改厕完成314户。2021年5-6月在最美湘西工作城乡同建同治工程中,我镇排名全县第一

(七)卫生创建“真”造氛围

2021年我镇启动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并将该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积极召开党委会议,统筹部署相关工作,完善爱国卫生组织建设,提高各层爱国卫生思想认识。二是营造浓厚氛围。多次举办爱卫活动,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联合驻镇企事业单位开展卫生健康知识宣传讲座。线上线下一起抓,广泛宣传爱卫创卫。三是树立典型。结合美丽湘西工作,完成唐家桥村最美乡村打造,鼓励各村争创卫生村。积极开展“卫生户”等创建评选活动,今年上报“卫生户”50户,助推我镇卫生创建工作稳健推进。今年全镇共开展爱卫健康宣传活动20余次,组织爱卫环境整治活动40余次,发放相关宣传单300余份,线上宣传20余次,只做横幅2幅,张贴卫生健康知识海报20余处。

(八)综合治理“真”显稳定

为全面落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镇以“平安落潮井”创建为契机,以诉源治理、人民调解委员会、村民自治等为抓手,全面加强村级法治建设。一是深入推进平安建设。以构建“平安和谐新农村”为目标,按照“试点标准、推广典型、以点盖面、统筹推进”的工作计划,先后开展“平安建设进农村活动”、“互助五兴暨平安建设知识问答活动”等,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以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抓手,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雪亮工程”全覆盖,全面推广“人防+技防”的工程项目构思体系,积极打造“以综治中心为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基础、以全镇百姓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工作模式。二是有序推进社会治理。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巩固“平安落潮井”和“无毒乡镇”创建工作成果,实施“一票否决”,落实禁毒工作职责,共举办各类禁毒知识进学校活动3次,开展禁毒知识大型宣传教育活动6次,分发禁毒宣传资料2000份,悬挂横幅3条,LED显示屏宣传3次,顺利解除管控人员2人,全镇管控人员管控率持续保持100%管控到位目标任务,确保了落潮井镇社会治安秩序稳定。2021年我镇荣获全国模范司法所。

(九)安全生产“落”地生根

安全生产涉及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贯穿于每个生产经营活动中,而各类隐患无处不在,稍有放松,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伤亡事故。我镇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依法落实政府“打非”责任,扎实推进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粉尘防爆、建筑施工、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消防安全等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积极宣传安全知识,共发放宣传单、宣传读本6000余份,受教人数达3000余人,大力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宣传氛围。完善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抓好高危企业安全隐患自查自改月报制度开展了消防安全专题培训2次、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1次,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各项工作,同时全面做好值班值守,确保了我镇森林防灭火形势稳定。三防方面,严格贯彻落实三防工作有关要求加强值班值守,我镇坚持把日常管理与专项整治有机结合起来,以查促整,以整促管,使安全生产工作逐步走上了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十)自身建设“真”上台阶

深入拓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与政府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调度。严格执行《监察法》,推动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常态化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严厉督导“四风”问题,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办公用房、公务接待审批和报销等规定,营造了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2021年即将结束,我镇积极上进,砥砺前行,人民武装、共青团、妇联、工会、国土、残联等工作协调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进步。全镇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需加强,由于地处偏远,部分村民文明素质不高,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差,开展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工作存在一定难度。二是乡村振兴存在瓶颈,部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乏有效途径,土地、技术、设施等要素制约突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三是担当尽责不够到位,少数镇村干部作风不实、能力不足,“庸政懒政怠政”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服务质量和效率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对此,我镇将高度重视,不回避、不推卸,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打造蚕桑示范乡镇为抓手、以做优做强猕猴桃品牌,大力实施产业就业富民行动

坚持按照市场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加快产业设施建设,全面支持蚕桑、猕猴桃等有基础、有条件的特色农业产业,加强产业指导,拓宽产业销路。全镇大力发展猕猴桃与蚕桑产业,以“万亩产业园”为目标,相继建立蚕丝被加工厂,充分抓住我镇地理位置优势和周边无农产品交易市场的机会,计划在塘家桥与牛堰村靠G354国道周边建立蚕丝被与农产品交易中心,建立特色农产品商贸冷链配送中心,建设完善农村冷链物流。

(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系统布局乡村振兴

进一步推动就业脱贫、健康脱贫、智力扶贫、金融扶贫等各项扶贫政策落地见效,巩固“一过线两不愁三保障”户脱贫标准,建立脱贫长效机制,防止返贫,阻断“扶贫、脱贫、返贫、再扶贫”的恶性循环。“绣花”的功夫和“钉钉子”的精神,认真对照省州县专项巡查中反馈的问题、弱项、缺项,全面查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全过程存在的各类问题,找准工作短板和薄弱环节,抓紧补缺补差,全力落实落细。全面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实现产业兴旺局面。按照市场化和“长中短”相结合原则,加快产业设施建设,全面支持油茶、优质稻、猕猴桃等有基础、有条件、有意愿发展的特色农业产业,加强产业指导,拓宽产业销路,为发展产业户提供有效帮忙,建立长期帮助机制。二是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厕所革命”进程,为结束旱厕时代奋力前行。深入开展“禁渔禁捕”行动,保护乡村生态系统。从严整治规模化养殖污染、污水排放污染、垃圾焚烧污染,全面治理乡村环境污染,提升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严格执行“河长制”和推进“五清”行动,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守护青山绿水。三是营造乡风文明风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强化群众思想道德建设。以抓导向、抓规划、抓阵地、抓培训为着力点,积极开展精神文明文化活动,努力实现“文化活动人人参与、文化产品送到身边、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文化成果人人共享”。深入开展“互助五兴”,全面推进实行“互联网”+政务“一体化”,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四是在加强社会治理上持续加力,深化乡镇平安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推进源头预防社会矛盾为根本,严密防控社会稳定风险,强化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排查调处,重点做好征地拆迁、危旧房改造、重点项目建设等涉及的重点人群信访维稳,强化责任意识,妥善解决信访积案,维护群众合理诉求。将意识形态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分析研判。加强禁毒和反邪教宣传工作,深化邪教组织顽固分子及吸毒人员等特殊人群管理。加强主汛期防汛工作,统筹兼顾抗旱保水,严防旱涝急转。保持高度警惕,克服麻痹大意,时刻做好森林防火、消防安全等工作。做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巡查整治,强化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优化道路交通秩序,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全面完成“雪亮工程”与“互联网”+“社会综合治理”,切实做到“零安全事故”,如实达到平安乡镇状态。

(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在保稳定促发展上开创新格局

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全域经济发展。一是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县疫情防控部署措施,提升各村委精细化防控水平,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保持高度警惕,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守安全底线,抓实抓细每个环节、每项举措,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确保疫情不出现反弹,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二是慎终承始做好“六保”“六稳”工作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把因病、因残、因灾等引发家庭陷入困境的人员对符合低保条件,做到应保尽保。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补齐要素短板,优化营商环境,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力求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大化为百姓创益增收。推进耕地抛荒整治,有效开发利用耕地资源,加快抛荒耕地资源利用与管理,依法流转土地,提倡代耕服务;加大力度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严把粮种补贴政策,促进抛荒地尽早复耕,促进特色产业深度发展;持续推进卫生创建与美丽湘西工作深入开展,稳步提升我镇人居环境。

(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型,在构建“五型政府”上开创新篇章

全方位提升高效廉洁的现代政府理念,顺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努力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加强政治建设,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政府工作各个领域,不断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是以攻坚克难、狠抓落实为要求,建设担当型政府。以真抓实干推进高效型政府走深走实,通过强化责任意识,强化担当意识,强化服从执行意识,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快办快结、快速反馈,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二是以提高素质、锤炼本领为根本,建设高效型政府。不断督促领导干部加强自身学习能力,把自我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一种精神追求,把理论学习作为提高政治素养和政治水平的重要标识,加强机关学习交流活动,努力建设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确保政府工作高质量推进。三是以转变职能、创新发展为抓手,建设服务型政府。全镇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适应从“管理者”向“服务者”方向转变,始终保持务实、为民、担当的作风,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一站式”便民工程,着力抓好电子政务建设,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民有所呼”的事情,坚决做到有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全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四是以规范管理,强化监督为底色,建设廉洁型政府。进一步强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持续整治“四风”,强化廉政警示教育,警醒全体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立政德、干干净净办实事,真正形成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五是以依法行政、法治思维为指引,建设法治型政府。不断加强党对政府的领导,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强化行政权力监督手段,严格依法行使政府公权,进一步加强执法工作队伍法律法规学习,严格落实执法工作人员“持证上岗”,依法办事的工作目标,不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适应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