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知识(50题)
其他部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知识(50题)

日期:2023-07-07 09:59 来源: 字体大小:

1.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

2.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新征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3.2018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

4.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

5.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共召开了5次,第五次于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

6.一条主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8月27日-28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

7.两个愿景: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指出)

8.两个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国共产党章程》)

9.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10.三个意识:新时期民族工作必须要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5月9日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2.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具体概括为“十二个必须”,即: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二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三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六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七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13.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4.三交: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15.四个与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16.五个认同: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17.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

18.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像石榴仔一样紧紧抱在一在。

19.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20.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21.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22.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23.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

24.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25.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的意义;

2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27.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28.要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持续肃清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流毒。

(第12至28题,出自习近平总书记于2021年8月27日-28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

29.以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2023年1月13日,全国民委主任会议)

30.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党委和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重点内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纳入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31.加强和完善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纳入”落细落实,即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视巡察、政绩考核;同时还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纳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公约;纳入文明创建;

32.完善党委领导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

33.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4.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35.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精准帮扶机制,脱贫人口稳定脱贫、逐步致富。

36.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实施各民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等。

37.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38.大力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动向有需要的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等。

39.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将民族事务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40.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推动民族工作社会化、法治化、人文化、数字化。

41.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推进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体制机制建设,及时化解各种问题隐患,严密防范和有效打击应对各种渗透破坏、违法犯罪等活动。

42.积极稳妥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意识形态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网络挑拨民族关系、煽动民族歧视和仇恨、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在网络空间形成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能量、好声音,舆论引导积极有效。

(第30至42条,根据2023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地、州、盟)、县(市、区、旗)测评指标(西部地区)实行》)

43.以“三湘石榴红”四大工程为抓手,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先导工程,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二是实施振兴工程,加快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步伐;三是实施固本工程,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四是融合工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23年2月8日,全省统战部长会议)

44.全国共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45.湘西州5年来成绩取得的原因:

①一切成绩取得的最强大的动力是有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②一切成绩取得的最根本的保证是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③一切成绩取得的最坚实的支撑是有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倾情相助;

④一切成绩取得的最可贵的经验是全州上下咬定目标齐心攻坚。(湘西自治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46.“三区两地”:打造脱贫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民族地区团结奋斗共同富裕标杆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样板区、武陵山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旅游目的地。(湘西自治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47.“五个湘西”:建设红色湘西、生态湘西、文化湘西、开放湘西、幸福湘西。(湘西自治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48.如今的湘西,是首倡之地展现首倡之为的新湘西,是享有“矮寨不矮、时代标高”美誉的新湘西,是山门大开、联通时代脉搏的新湘西,是优势产业蓬勃兴起、发展潜能加快释放的新湘西,是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新湘西。(湘西自治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49.2023年1月,国家民委命名湘西州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有限期为5年。   

50.湘西州202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是进机关、进企业、进乡镇(街道)、进村(社区)、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景区。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