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乡村振兴局2023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凤凰县乡村振兴局在上级的关心指导下,按照县委、县政府“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思路,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推进年”活动,以守底线和促增收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谋划长远,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汇集合力协调共推,取得如下阶段性成效。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乡村振兴局积极优化职能结构,分为4个大组:综合监测考核组、规划开发组、社会帮扶组和党建群团组,各项工作明确职责到各职能股室和各业务人员,形成有人专管、有人专抓、有人落实的“三有”工作格局。
(一)统筹调度有效衔接工作。按照去年有效衔接考核方案,对接18个牵头单位和17个乡镇分别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协调推进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重点调度脱贫户、监测户住房安全、医疗教育保障、饮水安全、易扶后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落实每月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预安排制度,联合县委督查二室、驻村办对全县各乡镇各单位乡村振兴工作进行督查和考核打分,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全面开展。指导各乡镇成立3—5人乡村振兴业务指导专班,牵头开展了理论加实践的培训,有效提升基层业务能力。
(二)抓实抓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一是应纳尽纳。通过驻村帮扶力量等方式对全县所有农村人口实现排查走访全覆盖,做到应纳尽纳、不漏一户一人。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和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对象,并及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2023年新纳入监测户312户1127人,全县共有监测对象3363户11608人,其中已消除风险监测1470户5432人,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1893户6176人,占全县农业户籍人口比例1.59%;二是应帮尽帮。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1893户6176人,均已安排有帮扶能力的帮扶干部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并平均落实帮扶措施4.9项;三是应消尽消。年初各乡镇按要求已完成全年监测户风险消除计划,截至12月初,本年度累计消除风险监测户151户547人,均在国办系统中完成标识和相关资料;四是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平台使用管理。11月份已按时完成数据导入任务,11月省平台系统风险预警共计47户,其中35户已核实无风险处理,2户纳入监测,并完成国办系统中标识和相关资料;五是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数据质量。11月数据质量(脱贫户、监测户):疑似问题数量0条,申请豁免0。
(三)积极助力脱贫人口增收。各乡镇完成对2023年脱贫户、监测户外出务工信息采集。1-11月份全县外出务工38218人,已达到省定36200人目标数,每月对系统中外出务工信息进行电话抽查,按月完成公益岗位抽查并及时核准台账真实性、准确性。将准确率纳入对乡镇乡村振兴考核的指标。全县公益性安排岗位3795人,39个就业帮扶车间有序运营。督促乡镇按要求完成脱贫户、监测户季度收入采集录入工作。乡镇、村、驻村工作队引导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脱贫户、监测户积极发展产业。积极拓展“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四)科学谋划项目库建设。按照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程序完成2023年项目库建设工作,根据实际建设需要,查漏补缺,完成项目库调整工作,确保所实施的项目均来源于项目库。2023年计划整合财政涉农专项资金32950.7736万元,安排项目个数320个,投入资金32950.7736万元,其中:产业发展项目85个11632.1853万元、乡村建设行动项目225个18546.0723万元,就业项目7个1817.5160万元、巩固三保障成果项目1个860万元、其他项目2个95万元 。截至12月,已到位统筹整合资金25579.3445万元,已下文安排项目333个、立项金额32448.7267万元,已配备中央衔接资金128个,项目资金13134万元,已安排上级下达中央衔接资金13134万元。中央衔接资金项目支出12207.07万元,完成支出比例92.94%。
(五)切实加强项目资产后续管护。对全县相关单位进行资产管理(确权登记、移交管护、收益分配)进行培训,确保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摸底核准核实重点领域项目实有基数。各项目主管部门及时对产业类项目资产进行受灾、受损面积核查并完成资产处置程序,上报县资产主管部门存档备案。项目主管部门及时完成2022年度项目资产的移交工作,进行确权登记。对闲置项目资产管护及盘活利用。安排部署开展扶贫和衔接资金项目资产全面排查工作,10月17日已汇总、审核、上报扶贫和衔接资金项目资产全面排查问题整改台账,并同步完成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乡村振兴信息系统更新。
(六)规范实施小额信贷政策。全年投放小额信贷放贷872笔,累计投放贷款3636.17万元,应贷尽贷,确保满足脱贫户和监测户产业发展需求。按季度准时进行贴息,三个季度共贴息12215笔,贴息金额569.62万元,风险补偿金余额1400万元。
(七)以点带面发展庭院经济。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为组长的专抓领导小组。制定上报了《凤凰县发展2023年庭院经济工作方案》,包含19个示范村的庭院经济方案和预算,资金总额465.94万元。11个乡镇19个村已发展4245户经营庭院经济,其中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2861户,自身投入资金529.23万元,奖补帮扶资金138.19万元,已完成发展任务的100%。辐射带动周边无资金支持但有条件发展的脱贫户、监测户1875户,人均增收1100-1500元。
(八)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乡村振兴局接手改厕工作以来,积极优化改厕验收程序,采取实地入户全覆盖核查验收,从源头上堵住质量不达标的漏洞。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用厕所数量24602户,摸排出问题厕所3201户,已完成整改3201户,整改率100%。2023改厕年度总任务3050户,竣工户厕数3050座,已完成100%。
(九)有序推动雨露计划补助政策落实。积极做好雨露计划政策宣传和摸底统计工作,落实雨露计划学生补助958.2万元,惠及学生6388人。
(十)分类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2023年度我县致富带头人培训任务数为146人。根据凤凰县实际情况,通过与湖南农大沟通、协商,开设管理类和专业类两种类型培训课程。于6-11月份组织开展三期共计172人次的培训,超额完成26人次。
(十一)深化对接中石化定点帮扶。加强与中石化集团公司联系,对接年度资金及项目计划。2023年度计划投入帮扶资金1386万元,后经申请,追加至1483万元,目前已全部到位。在我县实施教育帮扶、产业链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科技培训、乡村医疗条件改善及人居环境提质改造等项目,助力乡村发展。中石化还积极助力对我县的消费帮扶,搭建平台推荐我县的优质农特产品,着力构建产业新格局,拓建消费新渠道。
(十二)稳步推进驻村帮扶。2023年我局继续指派两支工作队,赴腊尔山镇苏马河村、科茸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严格按照凤凰县驻村工作管理办法要求,严肃驻村纪律。在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等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稻、茶叶、蚕桑、烤烟、吊瓜、高山迟熟蔬菜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助力村集体和农户增收。支持和指导科茸村依托野生杜鹃花资源和高山露营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初具雏形。
(十三)高效开展其他重点工作。认真开展“三湘护农”专项整治,落实乡村振兴政策自查自纠和整改,大兴调查研究、“十四五”有效衔接规划中期评估等重点工作。协助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做好办点示范工作,菖蒲塘村、唐家桥村花田溪农业休闲观光园的示范作用得到彰显。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省级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基础。今年以来,我局在各级媒体发布稿件60余篇,内容涉及防返贫监测帮扶、改厕、产业发展、庭院经济、驻村帮扶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助力传播凤凰乡村振兴的优秀经验。4月份起,将信息报道工作纳入县政府乡村振兴考核的内容,各有关单位和17个乡镇积极响应,形成了全县合力推进的宣传格局。截至11月底,全县发布乡村振兴信息报道882篇,其中省级平台信息报道108篇,国家级平台信息报道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