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乡村振兴工作半年总结
今年以来,凤凰县乡村振兴局在上级的关心指导下,按照县委、县政府“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思路,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推进年”活动,以守底线和促增收为抓手,坚持目标导向谋划长远,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汇集合力协调共推,现将我局半年以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凤凰县乡村振兴局积极优化职能结构,将全体干部分为4个大组:综合监测考核组、规划开发组、社会帮扶组和党建群团组,各组明确分管领导。根据州局年初下发的质量评价细则以及每个月的重点工作提示,明确责任股室和业务人员,形成有人专管、有人专抓、有人落实的工作格局。
(一)统筹调度有效衔接工作。按照去年有效衔接考核方案,对接18个牵头单位和17个乡镇,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计划,协调推进全县有效衔接工作。落实每月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预安排制度,联合县委督查二室、驻村办对全县各乡镇各单位乡村振兴工作进行考核打分,高效推动工作落实。全县各乡镇成立3-5人乡村振兴业务指导专班,乡村振兴局牵头开展了理论加实践的培训,有效提升基层业务能力。
(二)抓实抓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帮扶。一是做好政策宣传。制作2023年防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明白纸”,实时更新下发乡镇,发放和张贴共9.5万份,政策宣传全覆盖、无死角。二是做好业务培训。共组织召开各级业务培训19次,学习国家乡村振兴局《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指南》《湖南省乡村振兴局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质量的指导意见》《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消除程序答疑》等政策文件。三是做好集中排查工作。制定下发《凤凰县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方案》,完成“六类重点人群”1717户风险摸排和“一户一画像”工作。截至目前,全县共有监测对象3199户10986人,监测率1.55%,除去整户无劳动力兜底户326户437人,监测率是1.44%。四是做好平台管理。省平台半年来共下发问题数据471条,截至目前已全部核实修改完成。半年累计风险预警534条,其中农户自主申请33条,符合条件纳入监测13条,无风险处理521条。五是用好保障基金。防返贫致贫专项救助保障基金500万元已到位,目前已使用资金22.075万元,救助困难群众64户79人。
(三)积极助力脱贫人口增收。各乡镇完成对2023年脱贫户、监测户外出务工信息采集和更新。截至目前全县外出务工38331人,超过省定目标数,全县公益性岗位安排3791人。每月对系统中务工信息和公益性岗位信息进行电话抽查,将准确率纳入对乡镇乡村振兴考核的指标。年初完成283个村的村计划和所有脱贫户、监测户的户增收计划制定。按要求开展脱贫户、监测户季度收入采集录入工作。乡镇、村、驻村工作队引导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脱贫户、监测户积极发展产业,积极拓展“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四)科学谋划项目库建设。按照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完成2023年项目库建设,根据实际需要,查漏补缺,完成项目库调整工作,确保所实施的项目均来源于项目库。截至目前,项目个数488个,涉及资金59796.28万元。2023年计划整合财政涉农专项资金30092万元,安排项目个数238个。已下文安排项目219个,立项金额32640.6554万元。收到上级下达中央衔接资金13134万元,已配备中央衔接资金项目124个,资金安排比例96.03%,截至目前,完成支出比例61.91%。
(五)切实加强项目资产后续管护。组织县直24个单位、17个乡镇和铭城集团共42个项目主管部门对2013-2020年扶贫项目资产进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2013-2020年扶贫项目资产确权登记7066个。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资产确权登记752个,其中2021年度413个,2022年度339个。因不可抗力因素,尤其是2022年连续干旱天气,导致部分产业类资产受灾受损。截至目前已按规定完成处置资产151个。
(六)规范实施小额信贷政策。今年上半年贷款495笔金额1992.62万元,应贷尽贷,确保满足脱贫户产业发展需求。严控逾期风险,将逾期率数据作为每月乡村振兴考核指标,调度乡镇做好到期贷款催收,全县目前逾期率为0.92%。按季度准时进行贴息,上半年共贴息8276笔,贴息金额386.17万元。
(七)以点带面发展庭院经济。成立了以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为组长的专抓领导小组。州分配凤凰县16个庭院经济示范村建设任务,通过调研论证,我县确定了20个村为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村,制定了《凤凰县发展2023年庭院经济工作方案》,资金总额538.33万元。各示范村因地制宜,重点发展林下养殖土鸡、土鸭、土猪、农家乐、蔬菜种植等项目。截至目前已发展2192户,其中脱贫户和监测户863户,自身投入资金304.46万元,奖补帮扶资金153.59万元,已完成发展任务的60%以上。
(八)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加强日常工作指导,对各乡镇改厕专干开展业务培训。目前下文的户厕改厕计划数为3000户,已完成557户,新建公厕任务3座,目前完成1座。按要求组织与部署开展2013年以来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再“回头看”工作。全县的财政奖补的户厕底数为26586户,除全家外出且无法电话联系的改厕户外,共摸排20115户,发现不能使用或不能全年使用有741户,下一步将按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做好问题厕所的整改工作。
(九)有序推动雨露计划补助政策落实。积极做好雨露计划政策宣传和摸底统计工作,2023年春季学期需发放3060人次,已完成公示,待资金到位后,将有序开展发放工作。
(十)分类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2023年度,我县致富带头人培训任务数为146人,与湖南农大对接,结合实际情况,开设管理类和专业类两种培训课程。积极宣传动员,于6月9日至18日,已开展86人次的第一期管理类培训。
(十一)深化对接中石化定点帮扶。加强与中石化集团公司联系,对接年度资金及项目计划。2023年度中石化计划投入帮扶资金1386万元,在我县实施教育帮扶、产业链建设、农业科技培训、乡村医疗条件改善及人居环境提质改造等项目,助力乡村发展。此外,中石化还积极助力消费帮扶,搭建平台推荐我县的优质农特产品,拓展销售渠道。
(十二)稳步推进驻村帮扶。2023年我局继续指派两支工作队,赴腊尔山镇苏马河村、科茸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严格按照凤凰县驻村工作管理办法要求,严肃驻村纪律。在做好防返贫监测帮扶等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稻、茶叶、蚕桑、烤烟、吊瓜、高山迟熟蔬菜、特色养殖等产业,助力村集体和农户增收。科茸村还依托野生杜鹃花资源和高山露营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已初具雏形。
(十三)高效开展其他重点工作。认真开展“三湘护农”专项整治,落实乡村振兴政策自查自纠和整改,大兴调查研究、“十四五”有效衔接规划中期评估、中央及省有效衔接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协助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做好办点示范工作,菖蒲塘村、唐家桥村花田溪农业休闲观光园的示范作用得到彰显。接待乌兹别克斯坦、海外华文媒体等重要调研活动。在各级媒体发布稿件35篇,内容涉及防返贫监测帮扶、改厕、产业发展、庭院经济、驻村帮扶等,全方位多角度助力传播凤凰乡村振兴的优秀经验。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村支部书记乡村振兴主体责任落实不够不到位。按照《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要求,村党组织书记是本村乡村振兴的第一责任人,过来工作当中,通过调研或督查发现,我县有的村支书不够熟悉防返贫监测帮扶政策,对基本的监测户类型未能很好地区分,对监测户风险消除的程序和标准未能完全掌握,对全村数据的了解也不够全面,比较依赖工作队第一支书,在主体责任承担方面有欠缺。
(二)务工信息、收入采集不够精准。乡村振兴局每月电话抽查核实脱贫户和监测户的务工信息,发现有的村和乡镇未及时关注返乡回流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未及时进行数据更新。每季度采集收入时,部分帮扶人、联系人和驻村工作队员不够细致认真,出现较为明显的错误,如务工收入大大低于平均水平、生产经营性收入漏算少算等,入户核实和问题数据的修改工作量较大。
(三)改厕任务较重。年初下达我县的改厕任务为2095座,经过调整以后,增加到3000座,后续预计还要增加2872户,总量要到5872户,上调的幅度非常大,同时要完成问题厕所的整改,从任务量和资金两方面来看,压力都非常大。
三、下一步打算
(一)着力提升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质量。对集中排查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工作落实问题,全面地强弱项、补短板。加强对村支书等基层干部的业务培训,扛牢主体责任。对务工、公岗信息准确率不高、收入采集问题数据多的乡镇,及时督促核实修改。
(二)高质量开展中央及省有效衔接考核反馈问题整改。针对中央考核评估反馈的13个问题、省考核反馈凤凰县的6个问题、以及在全省动员部署会上提出的凤凰县脱贫人口监测对象收入低于8000元的有2000人以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好问题排查整改方案,按时调度整改进度。对增收出现困难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充分利用各级资源,加快落实帮扶措施,多措并举提高收入。
(三)继续强化考核指导。每个月收集有效衔接18个牵头单位和17个乡镇相关工作进度,对工作滞后的单位和乡镇进行提醒督促,为年底的有效衔接考核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