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凤凰县乡村振兴半年工作总结
其他部门:

2022年凤凰县乡村振兴半年工作总结

日期:2022-07-01 10:20 来源:凤凰县乡村振兴局 字体大小:

2022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化之年。牵头大力开展“乡村振兴突破年”活动,以保底线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坚持规划先行长远谋划集中资源重点突破,汇集合力协调共推,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力推进防贫监测,确保底线稳固高质。按照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工作要求,集中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一是抓好集中排查。全面开展防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开展“五种必须纳入人群”252户 1276人,“八类群体”27620户113975人的风险摸排工作,共纳入监测对象814户3116人。目前,现有监测对象 2944 10057人,占脱贫人口比例11.14%,占全县农业户籍人口比例2.74%。其中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15674944人,占脱贫人口比例5.64%,占全县农业户籍人口比例1.34%。全县未消风险监测户空白村9村(8个城镇社区、阿拉营镇龙合村),监测率占比2%以上村有52村。二是抓好脱贫户收入排查。通过数据比对,人均纯收入增幅少于10%有1111445326人,人均纯收入降幅10%有630025647人,人均纯收入降幅20%有1642户6378人,人均纯收入低于6900元有13225697人。是抓好帮扶措施排查。因户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户均帮扶措施有3.57,帮扶措施少于3条有368户是抓好平台管理。省共下发问题数据 7219条,截至目前已全部核实修改完成。好防返贫致贫专项救助保障基金。州要求建立防返贫致贫专项救助保障基金500万元目前尚未到位。目前已使用资金59.6万元,救助困难未消风险监测户76户466人

(二)聚力推进乡村建设,构筑生态宜居家园。一是全面抓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施乡村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五化”工程。大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突出“治垃圾、治污水、治容貌”,创建一批最美村寨、最美农家、最美生态公路,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全县新建停车场68处23135平方米,新增车位1477个;规范占道经营1395处,拆除破旧广告1619块,拆除遮阳棚、遮雨棚、摊棚746处,拆除钢架棚568处,户外管线治理46751米,治理乱堆乱放6420处、乱到乱排1249处,占道施工治理526处,拆除“空、违、危”房2833处、213550平方米;新建花坛、篱笆、水沟37532米。二是抓好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新)建。我局于3月底与县农业农村局完成改厕工作交接,成立5名领导干部工作专班。今年目标任务9070个2021年剩余任务数4270户,2022年新增任务数4800户),目前完成3532个,完成总任务量的39%(原定计划6月份要完成任务量的30%)。三是统筹推进重点帮扶村和示范创建村建设。对全县41个重点帮扶村、45个(17个省级示范村)示范创建村投入4600万元重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建设,各项指标有序展开。

(三)合力推进项目管理,夯实农村振兴基础。一是科学建设乡村振兴项目库。已初步完成2022年项目库共计1083个17.35亿元,使用整合资金项目方案326个3.56亿元;截目前到位统筹资金2.36亿元,已下达2022年统筹资金项目计划139个,资金2.58亿元,累计拨付资金2.17亿元。2021年立项金额35432.69万元,支出33720.1万元,支出比例100%,结余资金量是1712.55万元,已安排1000万元,余712.55万元。二是抓好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全县2021年度清查乡村振兴项目资产登记已初步完成,全县共有365个涉及扶贫资金29741.25万元。待项目完成移交后,召开项目主管部门确权会议,完成确权登记,总体形象进度完成99%。三是抓好中石化扶贫2022年中石化计划投入帮扶资金1260万元,实施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消费帮扶、人才培训及三保障投入等,提高凤凰县农村人口收入,办好农民家门口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各工作开展顺利,教育帮扶千工坪学校少年宫提质改造项目及廖家桥中学提质改造项目充分利用暑假正在实施

(四)全力推进产业就业,增强农村发展后劲。一是抓好迷迭香产业。2022年新增面积2000亩,涉及5个乡镇,原有面积各经营主体抢抓季节组织管护,支持加工销售企业凤凰金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排难纾困。二是抓好脱贫人口就业。主动与人社部门对接就业信息,完成全县脱贫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36366人,落实公益性岗3773个,两项均略高于去年水平。三是抓好小额信贷。积极动员和帮助脱贫户、监测户发展到户类产业项目,截目7月底,发放小额信贷3500万元,完成率50.21%,超过半年州定任务;积极清收逾期贷款,逾期率控制在合理期间(0.75%)。上半年完成贴息65783人(笔),306.49万元。四是抓好雨露计划。完成春季报账3226人(其中脱贫户学生3129名,监测户学生97名),发放资金483.9万元,做到“应补尽补”。五是抓好致富带头人培训6月25日省局下达致富带头人培训任务146人。目前,组织乡镇开展培训对象摸底工作,积极与培训学校湖南省农业大学对接,尽最快速度推进工作落实。

(五)有力推进日常事务,提升机关工作效能。一是加强队伍建设。设立宣传组、重点村示范村组、人居环境整治组、改厕组等工作组,优化职能配强力量,做到人尽其能各尽其责;安排县防贫监测业务骨干龙宝、龙求恩赴省、州乡村振兴局进行业务学习,组织17个乡镇乡村振兴专干到县乡村振兴局跟班学习,每周召开专干例会。配合县委组织部、县驻村办组织村主干、驻村工作队、乡镇驻村干部、大学生村主干等相关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共完成培训2000余人次,实现县、乡、村三级培训全覆盖。二是重视舆情信访。加强信访化解走访动态预测能力,不断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截至6月,办理乡村振兴领域信访上级部门交办件2件(省扶贫监督12317举报件1件,省乡村振兴局1件),已全部办结。三是加大工作宣传。组建宣传工作组,完成了全县示范村航拍任务,在新媒体发表稿件39篇其中国家级6篇、省级8篇、州级5篇、县级20篇),单位门户网站及时更新。四是加强工作督导。全县17个乡镇防贫监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落实情况展开全面督查,完成督查3轮次,部分村达到8次以上,反馈问题100多个,跟踪督导问题整改(含共性问题)45批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脱贫户持续增收压力大。受疫情影响农村劳动力及脱贫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下降、结构发生改变、薪酬收入下滑,疫情对乡村振兴工作影响较大。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在中高风险地区就业人数 470人,因疫情停工人数307人,平均停工天数23.2;因疫情收入减少人数 311人,收入平均减少额度为 1442;因疫情导致回流人数 600人,省外返回人数 502人,省内县外返回人数 68人,县内返回人数35人,已安置就近就业人数80;因疫情无法外出务工人员情况中有打工意愿人数257人,因疫情无法外出务工人数141人。

(二)农村改难度大。州内其他县市改厕奖补资金均在4000元以上,改厕奖补资金仅1500元和2000元两种,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乡镇对改厕工作重视不够,工作力量薄弱,改厕组仅有改厕分管领导和改厕专干两人,推进力度不强。部分农户虽有改厕意愿但因院落内没有空闲地安装或修建粪污处理设备,无法参与改厕。鉴于上述原因,要完成9070的目标任务,难度很大。

(三)资金报账压力大。凤凰县2022年项目计划到32个相关单位下达139个,涉及资金2.58亿元,已拨付资金2.17亿元,已完成支出资金1.59亿元。其中衔接资金1.75亿元,完成支出资金1.23亿元,完成比例70.49%。基本达到了省里要求6月底要达到60%的工作要求。相比全省支付比例77.57%有7.08百分点差距,相比全州支付比例82.65%有12.16百分点差距,处于靠后的位置。目前,我县完成100%支出2个单位,完成70%-99%的4个单位,完成60%-69%的3个单位,完成1%-59%的8个单位,0支付的15个单位。越往后工作压力越大,9月底完成80%以上,年底全部完成,压力很大。

三、下一步打算

(一)抓好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确保省检州顺利过关。根据省州关于有效衔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安排要求,牵头做好排查行动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全面开展集中整治排查工作,在省规定的7月20日前圆满完成排查整改工作,顺利迎接省委、州委的验收检查过关任务。

(二)抓好业务指导,提升工作整体水平。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根据工作任务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全县乡村振兴干部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二是加强日常工作调度,采取“班子联片、干部联乡”方式定期进行业务指导。三是加强督查考核,每月根据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督促指导,确保工作有力推进。

(三)抓好重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一是抓好省平台预警信息核实处置和国办系统维护管理,对省、州下发的问题数据及时核实修改,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二是抓好监测帮扶,全面落实产业、就业、保障兜底等“一户一策”保障措施,要及时对全县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的帮扶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应帮尽帮,应消尽消。三是抓好脱贫人口产就业工作,高度重视收入减少10%以上和收入未达到6900元的脱贫户、监测户,按周调度、通报脱贫人口帮扶计划及其落实情况,确保脱贫户稳定增收。四是加快项目施工进度和项目资金使用进度,要求农业产业项目支出例达90%以上,涉及支出比例为0%的项目单位,要求7月份支出安突破零,如无进度单位一把手向县委县政府说明。乡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要求7月份全面开工实施,完工项目报账。五是加快建设农村卫生厕所按周进行调度、通报改厕进度,按月对乡镇的改厕工作进行考核评分,督促乡镇自觉加大改厕工作力度。六是抓好41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和45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七是严密防范各类风险,主要是严防产业失败、因病因灾返贫、群众失业、群众信访、负面舆情等5种风险。

相关附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