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凤凰县应急管理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凤凰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的批示指示精神,坚决执行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安全监管和执法监察,持续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不断增强全社会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大力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件和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了全县安全生产总体形势稳定。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全县事故控制情况。截至目前,县各类安全事故40起、死亡15人,同比起数上升14.3%、死亡人数下降16.7%。其中,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3起、死亡2人,同比分别下降70%、80%;实现生产经营事故、亡人双下降。全县未发生2人以上、较大以上安全事故和较大以上亡人森林火灾及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趋于稳定。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强化责任落实,全面提升政治站位。凤凰县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紧扣“三坚决三确保”为工作目标,强化组织领导,专题部署安排。今年以来,县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8次、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8次,每一季度我县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全会,进行专题传达学习贯彻和安排部署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县级领导每月亲自带头抓深入一线到各重点行业领域查隐患督隐患,累计带队督导500次。
(二)突出工作重点,大力开展“三年行动”和“安全守底”。成立工作专班,印发工作规则和工作方案,制定目标、任务、责任清单,将重大事故隐患清理作为重点,专班于每月20日组织调度各部门、各乡镇工作情况,将安全守底工作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纳入安全生产年度考核范畴。收集整理51个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供各部门各乡镇学习参考,制定《关于明确相关行业领域和部分新业态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和监管空白区等,充分发挥专家问诊、行业互查、问题曝光等手段排查隐患。截至目前,累计排查上报全国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数527个,整改完成510个,整改率96.7%。媒体曝光次数32次、曝光单位17家;县安委办开展专项督查督导,向相关主管部门和乡镇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18份,组织行业领域部门企业学习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60余次。
(三)突出抓好古城消防和“两电”安全集中整治。全力以赴“除隐患、防风险、遏事故”。一是古城消防安全集中整治,为深刻吸取“3·2”古城火灾事故,成立凤凰古城消防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分成3个小组,每组由1副组长(分管县级领导)牵头带队,按片区、按单位职能职责从3月起至今开展整治,已全面排查1546户,发现1429户存在问题,整改1411户,整改完成率达99%。二是开展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违规停放充电专项整治,成立县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安全全链条整治专班,对城区老旧小区、高层住宅、居民楼栋开展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集中整治行动、积极开展打通“生命通道”安全整治,检查经营销售网点42家、维修店铺19家、住宅小区34个、自建房310栋、“三合一”等门店310家,张贴禁止告知单3000多份,清理违规私拉电线充电线路405条,清理违规停放、充电车辆共计423辆,查处交通违法行为607起。
(四)突出抓好安全督导督查,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全面安全强化督导巡查机制,在重点节假日、黄金周等时段,积极联合县两办等职能部门,积极开展节前各景区景点安全隐患排查、高温天气安全专项整治、岁末重点行业领域整治等,确保安全稳定及时交办安全隐患问题。印发《关于做好夏季高温天气期间安全防范工作的提示函》、《关于做好道路交通安全防范工作的提示函》等文件。对全县23家规模企业进行安全督导,发现重大隐患2条,交办一般事故隐患67条。积极完成上级交办隐患问题整改,交办关于州安委办关于古城古镇古村落督导交办隐患问题67处、省安委办全国两会期间安全生产督导交办问题隐患39处、省安委办第三轮重点联系督导交办隐患36处。省安委办第四轮重点联系督导交办隐患20处等隐患问题的整改;州对县中秋国庆“双节”蹲点督导隐患问题62处完成整改。
(五)突出加大安全投入,不断提升监管综合水平。一是强化应急宣教培训演练。深充分利用今年“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周、6月“安全生产月”,在多媒体、网络、电视、路口显示屏、商场宣传栏进行宣传,成功举办全州2024年防汛应急综合演练,全县累计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56次,发放资料90000份;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83次,培训4045人;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专题安全教育培训,培训86次,3260人;组织防灾抗灾演练30次。二是强化古城古村落消防能力建设。在古城核心区设置110个消防器材点,补充完善消防设施管理责任牌,责任落实到人。依托接警系统,优化电子眼布设,与三警合一的指挥中心联动,实时对凤凰古城火灾隐患进行监控。加快“智慧消防”建设,安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585户702套、安装智能烟感器2296户10635个;完成应急消防潜水泵专用电源改造36处。针对22个传统古村(含团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投入44万元,强化设施及装备建设,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消防设施保障能力。三是持续强化重点行业领域整治。以安全守底工作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契机,开展“八大行动”,持续深化道路交通顽瘴痼疾、自建房等安全专项整治,以及矿山、危化、电气焊动火作业、防坠落、有限空间(化粪池清理)等专项行动,累计执法检查5645家,责令限期整改1658处,行政处罚456起,停产停业整顿12家,约谈通报14次,约谈通报单位48家,媒体曝光37次,曝光单位42家。四是强化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机制,制定相关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实施办法,畅通举报渠道,落实奖励资金,完善保密制度,切实加大举报奖励力度。今年累计核实举报222起,奖励9.39万元,进一步鼓励广大群众参与举报各类非法违法行为,构筑群防群治的安全生产人民防线。
(六)强化应急管理,抗灾救灾有力有序。防汛抗灾救灾方面,印发了《凤凰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灾害应急工作方案》,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落实预案、队伍、物资等应急准备,扎实推进预报预警、道路管控、物资保供、救灾救助等抗灾措施,有效应对了2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进入汛期以来,凤凰县共出现了9次全域性或区域性强降水过程,其中日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出现4次。汛期期间,向各级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10735条次、预警广播4068站次,并每次强降雨前都电话通知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落实了防汛“三级包保”责任制和水库、水电站“三个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汛期期间不垮一库一堤一坝、不因灾死伤一人。森林防灭火方面,截至目前,仅有几起哨兵火警,没有火灾。制定下发2024年《凤凰县人民政府森林禁火令》,紧盯关键区域、关键人员、关键节点“三个关键”,划片包干,定点蹲守,全面消除火灾隐患。加强野外用火管理,严格实行“十不准”要求,认真扎实地抓好漏洞排查和火源管理工作。累计投入资金60万元,配备完善了防火服、灭火器、二号工具、灭火弹等森林防灭火物资,配发至各乡镇、林场,充实了基层森林防火物资储备,为扑救森林火灾提供了物资保障。
三、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单位安全责任意识不够,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责任意识不高,没有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实,应急值守落实不到位。二是工作难度推动有难度。应急管理工作职能不断增加,安全生产、减灾救灾、森林防火、应急救援等工作中面对的事项面广面大,工作难度越来越大,现有力量薄弱,人员不足、经费不足,难以保证各领域。各环节有效开展。三是群众及企业安全意识、应急自救能力偏低,群众对安全生产认识、应急自救能力不足,宣传教育培训落实还不够,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够。
- 下步工作安排
今年来,尽管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但我们还是清醒的认识到安全监管、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工作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和新挑战,下一步工作从以下几方面抓好落实。
(一)继续强化安全生产守底行动专项整治。以安全守底工作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契机,要按照“企业自查、行业互查、专家诊查”和警示曝光问题隐患的“三查一曝光”措施要求,突出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切实推动重大事故隐患闭环管理、整改销号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抓好各项安全整治,守牢安全底线,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继续强化监管执法和打非治违。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提高安全生产检查的频度、密度和覆盖面,扎实开展“打非治违”行动,坚持严管重罚,敢于执法,打非治违,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工贸、城镇燃气、消防、道路交通等违规违法行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非法违规行为导致的安全事故。
(三)突出岁末特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岁末第四季度,生产经营活动趋于活跃,企业赶工期、赶订单,历来也是事故易发高发期等特点。县应安委印发《凤凰县应急和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安全生产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开展岁末安全监管百日大会战,重点加强道路交通、消防人员密集场所、燃气、特种设备、建筑施工、自建房、旅游、危爆物品、农业农村等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对州安委办中秋国庆蹲点督导交办已完成整改隐患问题,进行再次回头看,安全隐患整改到位,并督促行业领域企业、经营户自查自改,严密防范重大安全风险,遏制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四)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严格落实“林长制”,加强日常巡视,严格火灾隐患排查,切实降低森林火灾发生风险。抓好火源管控,严控一切野外用火行为,加强林区居民农事和生活用火管理,把好入山检查关,常态化开展巡山护林工作。利用铁塔哨兵等技术手段,加大对重点林区和旅游景区监控力度,确保“打早、打小、打了”。通过“敲门行动”等方式,加大森林防灭火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公众防范意识,构建群防群控格局。特别是加大老、幼、痴、呆、傻等重点人员关注力度,建好台账档案,落实监护责任人责任,密切关注其行为动向,做到心中有数。
(五)提升应急管理水平。加强防汛抗旱标准化建设,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力度,积极做好极端气候应急准备,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急难险重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带班和重要岗位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应急救援力量预制和救灾物资储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做到“人人懂安全、个个会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