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记者百村百企行丨凤凰县瓦场村:村干当好产业发展“带头人” 唤醒“沉睡”土地
大暑时节,湿热交蒸,在凤凰县廖家桥镇瓦场村,80后村干部李吉走进流转后的荒地进行清表,为下个月种植卷丹百合打好基础,汗珠顺着他的脸颊流淌。
李吉是80后“新农人”,在返乡创业之前做过许多工作,也积累了一些市场营销经验。当同龄人绞尽脑汁想要在城里谋得一份体面工作时,李吉却放弃不错的收入,辞职返乡种地。在他看来做农业同样大有可为,理由是“看着家门口的土地荒着,想挑战一下,做出一番事业来”。
瓦场村距廖家桥镇约1公里,距县城约10公里,交通便利。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村里愿意种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产业发展停滞不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吉了解到百合既是一味家喻户晓的食材,也是餐桌上常见的药食同源佳肴,具有生长周期短、市场价格高等优点,去年试种了10亩。
由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当年百合的产量和品质没达到理想状态,虽勉强保本,但也收获了经验。
为保障百合质量,今年,李吉计划引进抗病性强、易于成活的卷丹百合;带着笔记本直奔百合种植基地,把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酸碱度、施肥技巧等要点记了满满一本。回到村里又流转了20亩荒地,争取8月中旬开荒完毕,早日种下致富果。李吉相信,引进百合种植项目,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丰收的那天,不仅能让村里闲置土地重焕生机,村民还能实现就近就地就业。
产业是兴村的“源头水”,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产业发展离不开致富带头人“领跑”。村干部带头种植百合助农增收是瓦场村发展多元产业的一个缩影,有助于激发乡村内生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丰富产业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乡村振兴。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