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综合窗口”改革: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
办事现场。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凤凰县积极探索,把政务服务优化升级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举措,扎实推进“综合窗口”改革落地见效,逐步实现从“一事跑多窗”到“一窗办多事”的跨越,开辟政务事项综合服务新路径,为群众和企业带来了高效、便捷的办事新体验。
整合资源,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
凤凰县深知,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打破以往各部门窗口分散、各自为政的局面,当地政府大刀阔斧整合资源,构建起“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全新服务体系。
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人社局窗口为例,自启动人社一体化平台、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网办平台后,社保卡各项功能不断完善,就业、工伤、社保业务实现合并办理、网上办理,如单位参保、人员增减、人员信息变更等单位业务可由参保单位在省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网办平台自行操作;个人参保查询、参保记录打印、资格待遇认证等个人业务可由群众通过智慧人社小程序或APP自助完成;社保卡申领、改密、信息变更等社保卡业务可在银行网点及线上平台办理。去年以来,升级第三代社保卡,应用场景全面覆盖。在交通领域,实现社保卡在公交车上的支付便捷化;在文旅领域,推出社保卡景点多元化应用、文化场馆便捷预约及酒店住宿预约服务;在医卫领域,推进社保卡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方便群众就医与健康管理。目前,通过“一卡通”建设,全县使用社保卡领取养老、失业、工伤等人社待遇超7.5万人次,就医购药结算群众人数超1.6万人次,使用社保卡借还图书超2000人次,居民真正实现一卡在手,畅行无忧。
据悉,县人社局通过此次“综合窗口”改革,集中整合了54项对个人业务,精简28项办事流程,大部分业务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即时办结,少部分业务均控制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通过将社保卡、失业、工伤窗口合并在综合业务窗口,精简了3名办事人员。办事效率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创新服务,提升办事便捷度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对便捷服务的需求,凤凰县在服务方式上大胆创新,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经过深入梳理,将开办企业、新生儿落户、不动产登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与群众生活和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涉及的多个审批服务事项进行系统整合。
以开办餐饮店为例,以往企业主需分别前往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多个部门窗口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公章刻制等手续,流程繁琐,办理周期长。现在,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办餐饮店”服务,企业主只需在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一次性提交所有材料,窗口工作人员打包受理后,随即启动并联审批程序,各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同步开展审批工作,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最终,综合窗口统一将办理好的营业执照、税务发票、公章等交付企业主,真正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开办时间从原来的平均7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
同时,凤凰县积极开辟“零跑动”新路径,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远程审批平台。对于社保资格认证、部分证件换发等事项,群众无需前往政务大厅,在家通过手机、电脑登录指定政务服务平台,按系统提示上传材料即可完成业务申请。后台审批人员在线审核,审核通过后直接完成审批,实现部分事项在线审批“不见面”。自“零跑动”服务开展以来,相关业务办理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极大提升了群众办事体验。
延伸服务触角,打通“最后一公里”
凤凰县深刻认识到,要实现政务服务全覆盖、高效化,必须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为此,当地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审批服务便民化,在乡镇、村(社区)和园区设立基层服务网点。
在乡镇一级,凤凰县下放部分高频事项审批权限,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可直接办理低保申请审核、农村宅基地审批等业务,村民在家门口即可办理相关事项,无需长途跋涉前往县城。在村(社区),设立代办点,安排专人收集群众办事需求,帮助整理、提交材料,并跟踪办理进度、反馈办理结果。例如,在偏远山区,村(社区)代办员主动上门,利用移动设备帮助老年人完成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在园区,设立园区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工商注册、项目备案、人才服务等一站式服务,企业在园区内即可办理各类业务,无需往返县城各部门。这些举措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就近办、多点办、少跑快办,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凤凰县“综合窗口”改革成效显著,不仅大幅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还显著增强了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展望未来,凤凰县将持续深化改革,不断探索政务服务新模式,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