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耕出脱贫“幸福花”
李峰是湖南医药学院驻千工坪镇岩板井社区第一支书、扶贫工作队队长,他年过半百依旧满腔热血,扛着责任驻村,带着情怀扶贫,帮助村民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脱贫致富,让岩板井开出了幸福花。
2018年3月,作为省派驻村工作队之一,李锋和他的队员来到了千工坪镇岩板井社区。千工坪镇岩板井社区,由原岩板井村、桐木村、板当禾村3个村合并而成,全村864户共29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1户共724人,是典型的苗族聚居区,也是凤凰县深度贫困村之一。
“这里老百姓都是说苗话,沟通交流难度很大。”语言障碍、不信任成了李锋最深的感触。
肩有责任、心有情怀。李锋并没有被这一点点困难所打倒,反而“扎根基层排民忧,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岩板井社区的脱贫差距。驻村后,他通过3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每家每户,了解他们的家庭信息、贫困原因,完成了自己第一册《建档立卡户调查情况》。
村民欧云花已经年近七旬,因丈夫过世早,一个人磕磕碰碰盘起了整个家。
“李队长对我们很关心照顾,只要跟他提一声屋里有困难了,他就立马帮我们解决。”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欧云花终于建好了新家,但却没有条件搬进去,李锋又忙前忙后,帮着建起厨房、送门窗、送桌柜,也让她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心。
两年多时间里,李锋不定期回访,及时更新贫困户动态信息,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让岩板井社区村民的脱贫致富梦,有了最坚强的根基,而他那一本本写得满满当当的《扶贫日记》也成了岩板井脱贫路上最好地见证。
李锋和他的湖南医药学院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积极发挥后盾单位优势,深入推动健康义诊、健康三下乡等活动,累计治病及赠送药物10万余元,直接受益超过3000人次。创新开展“以购代捐”帮扶活动,既调动了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又为群众增加了收入。完成危房改造50余栋,点亮太阳能路灯近300盏,修建硬化道路2600米、水渠6000多米,尤其是解决了桐木片区108户430多人家中常年无自来水的问题。大力发展黄金茶、罗汉果、红桃等产业,增强村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让岩板井社区种满“幸福果”,一步步摆脱了贫困面貌,一步步过上幸福生活。2019年,李峰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担当作为优秀干部。
如今,岩板井社区道路宽敞整洁,水电通家达户,一望无际的千亩产业示范园,“两果两叶两稻两合作社”的产业体系,也让岩板井的村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最大的底气。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我们工作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在前两年驻村帮扶的基础上实现社区的全面脱贫,争取不漏一人、不漏一户”。李峰充满信心地说道,通过把村里发展的十个产业让老百姓脱贫增收和美丽乡村能够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永不走的工作队,让岩板井老百姓们都能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