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县政府门户网站-凤凰县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数据 > 统计分析

凤凰县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2025-02-12 来源:凤凰县统计局综合股 一审:田华 二审:田青玉 三审:代雄 【字体:

2024年,凤凰县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坚持“文旅强县、工业兴县、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和“三区两地”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提质增效稳增长,全力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概述

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5442万元,同比增长4.7%,其中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44790万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160041万元,同比增长0.4%,第三产业增加值760611万元,同比增长5.8%;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321252万元,同比下降39.7%;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81670万元,同比增长1.0%;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为39152万元,同期增长19.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3486万元,同比下降16.2%;金融存贷款余额187.7亿元和21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和0.3%;城镇和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4390元、16518元,同比分别增长4.1%、6.2%。

二、行业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特点

(一)农业总产值呈平稳态势。全县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147868万元,同比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078万元,同比增长7.7%。全年粮食总产量13.34万吨,同比增长0.8%,其中水稻9.14万吨,同比增长1.3%。全年园林水果产量12.27万吨,同比增长5.7%;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3.3%;茶叶产量174.8吨,同比下降2.8%。全年生猪出栏16.71万头,同比下降7.4%;家禽出栏118.63万羽,同比增长63.9%;牛出栏0.63万头,同比增长4.4%;羊出栏2.69万只,同比下降6.1%。

(二)规模以上工业持续增长。全县规模工业26家,12月实现增加值2460.4万元,同比增长13.99%;1-12月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6118.3万元,同比增长17.5%。分门类看,1-12月,实现制造业增加值18960.8万元,同比增长19.08%;实现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7157.5万元,同比增长13.41%。分行业大类看,全县规模工业9个行业中,有5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实现增长,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比1.6%,同比增长73.74%;农副食品加工业占比40.2%,同比增长38.78%;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占比13%,同比增长30.2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占比1.7%,同比增长6.58%;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比12.2%,同比增长4.25%。

(三)建设业产值增长合同额上升。全年凤凰县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上报企业共10家,建筑业总产值达2.8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0.7%。建筑业直报企业签订合同总额3.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8%。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1.75亿元, 本年新签合同额2.13亿元。

(四)投资领域下滑房地产不景气。凤凰县2024年1-12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预计321252万元,同比下降39.7%,全县第一、二、三产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48.3%,18.7%,-46.9%。三次产业投资产比为4:17:79。房地产投资受房地产市场整体大环境影响,预计全年房地产投资下降67.8%。房地产销售面积下降22.52%。基础设施投资随着高铁附属工程基本完工,新进基础设施项目计划投资额小,预计全年下降58.8%。唯一利好的只有民间投资,预计全年增长22.3%。

(五)商贸相关行业趋于平稳。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81670万元,同比增长1.0%。按行业分:批发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1905万元,同比增长0.3%;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59534万元,同比增长0.5%;住宿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20245万元,同比增长9.7%;餐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39986万元,同比增长1.2%。按销售地分: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65594万元,同比增长1.3%;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16076万元,同比增长0.2%。

(六)规模以上服务业回稳向好。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为39151.6万元,同期增长19.63%;规模以下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97.5万元,同期增长8.05%。其中:服务业重点行业(即纳入GDP核算的行业)企业共计13家,本实现营业收入28408.4万元,增长21.61%,占全县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总量的72.6%,是拉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环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存在问题

凤凰县作为全国旅游强县,涉旅行业一直是拉动我县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但由于大环境下经济整体下滑等因素,严重拉低了旅游市场活跃度,旅游市场不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不同程度限制了涉旅企业的平稳发展,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优势明显减弱。

我县规上企业为多为小微型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占全社会行业比重偏低,行业分布范围小,缺乏竞争力,行业发展相对比较薄弱。我县个体经济发展较好、占比较高,一定程度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企业抵御风险和融资扩张的能力也受到诸多限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仅靠几家企业支撑整个规上行业业,极易造成统计数据的大起大落。

四、建议(统计角度)

(一)政府引导投入,提高企业发展积极性

加强企业发展的政府引导投入,切实提高全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发展的积极性。除了公益性很强的领域外,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社会力量。但在全社会还没有完全达成共识之前,在社会的主体力量还没有参与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来之前,引导企业的发展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市场失灵问题较为突出。一是因行业垄断市场不能完全有效发挥作用,二是政策偏差与歧视导致市场信心不足,这些都需要政府引导,包括政策引导和投入引导。尤其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的引导性投入具有不可或缺的引导作用,它代表了政府的扶持方向,具有很强的号召力。

(二)改善旅游环境,扩大旅游消费

进一步提升凤凰文化旅游的知名度,并加强完善景区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景区内在品质。一般来说旅游具有吃、住、行、游、购、娱等几个方面,发展旅游事业就必须搞好这几个方面。要加强对吃、住等经营服务单位的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要让来凤凰的游客吃的放心,住的舒心,玩的开心。通过古城及苗寨等多种旅游线路,完善旅游设施,进一步延伸我县旅游产业链,构建集观光、休闲、商务、广告、信息、咨询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旅游目的地体系。要充分抓住旅游业旺盛时机,积极推动最终消费,抓住游客的旅游意愿,吸引“后黄金周”游客。加强旅游品牌建设,开发特色明显、品牌知名度高的旅游产品,做到地方性、唯一性,增强游客旅游消费吸引力。

(三)有的放矢,催生企业做大做强

针对部分中小企业竞争力弱、消亡率高的现象,建议优选一些发展态势良好、经营管理规范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加快发展,培育和发展品牌企业。对资产上规模、利税上水平,从业人员多、发展潜质大的企业,在政策资金、税费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优先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积极鼓励企业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大力支持成长型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当前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困难。对小微企业一定发展期内实行利率下限,优先考虑这部分需求小、数量大的企业的现实资金需求。

(四)储备项目,调动民间投资信心

抓住凤凰旅游这块招牌,加大文旅项目的储备和引进工作。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民营企业对未来投资的信念。建议多部门通力合作,加快项目审批,确保开工项目顺利入库。对于已入库投资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强联系,实地走访企业,了解其原因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切实解决阻碍项目进展过程中如用工、用水、用电等难题,共同促进全县投资发展。

(五)推动创新,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在设备更新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升企业层次,提高企业能力;加大经营管理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水平,引入新技术、新工艺,降低消耗和成本费用,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加大人才开发培养,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建成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技术人员队伍。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整体实力,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抢夺先机,赢得商机。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